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2014年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显示,邮递和海运是海关查获侵权货物的主渠道。海关在进出境邮递渠道共查扣侵权嫌疑货物近2万批,约占全年扣留批次的80.2%,同比增长33%。在海运渠道查扣侵权嫌疑商品近8900万件,约占全年扣留商品数量的96.3%。
据了解,2014年中国海关共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2.7万余次,查扣进出口侵权嫌疑货物近2.4万批,涉及商品近9200万件,较2013年同比分别增长14.03%、16.59%和21.09%。
2014年,在中国海关查扣的侵权嫌疑货物中,海关主动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2.3万批,涉及商品九千余万件,分别占全年扣留批次和商品数量的99.9%和98%。
海关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中,涉及商标专用权的货物达8900余万件,占扣留商品总数的96.9%。
海关在出口环节扣留侵权嫌疑货物逾2.3万批,占全年扣留批次的96.5%,同比增长16.33%;涉及商品9100余万件,占全年扣留商品数量的99.6%,同比增长21.24%。与2013年相比,医疗器械、烟草、珠宝首饰、化妆护理用品、存储介质等商品有较大幅度增长;五金机械、药品、帽类、通讯设备、玩具、食品饮料、箱包等商品则下降幅度较大。
邮递和海运是查获侵权货物的主渠道。此外,侵权贸易地域范围更趋多元化。海关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涉及153个国家和地区。侵权贸易的地域范围更加广泛和多元化,其中输往中东、非洲和南美地区国家的侵权商品数量增长明显。
2014年中国海关根据进出口环节侵权违法活动的特点,积极主动地开展执法活动。在全国42个直属海关关区中,33个有查获侵权嫌疑货物的记录。
特别是针对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一些不法分子采取互联网下单,通过邮递、快件渠道跨境运输侵权商品增势明显的情况,各地海关都有针对性地加大了对邮递环节出口侵权货物的查缉力度。在海运环节,口岸海关加大了对输非、输美和输欧航线的重点监控,仅深圳、杭州、上海、宁波四个关区2014年就扣留侵权嫌疑货物近2000万件,约占全国海关扣留总数的四分之一,发挥了打击侵权主力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