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世界100大港系列之第2大港——新加坡港
02新加坡(新加坡)
吞吐量2017:33,666,600 TEU,增长8.9%(2016:30,903,600 TEU)
旗舰运营商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与达飞轮船和中远太平洋商定的合资企业共同推动港口新业务。
两年的“艰难”岁月之后,亚洲占主导地位的这个转运中心重新进入增长模式,并充分关注数字未来,受到新兴技术、自动化和数据分析的支持。
2017年,新加坡港以相对积极的结尾结束,因为它的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是自2011以来表现最强劲的。
同时,2016年集装箱航运公司的疯狂合并,直接导致了2017年的服务航线配置变化,最终使新加坡港受益,因为新合并的联盟每周挂靠新加坡港的航班数目从29次增加到34次。
港口吞吐量从2016年的3090万TEU增长到2017年的3360万TEU,增长了8.9%。它的旗舰运营商PSA的新加坡码头,贡献了3330万TEU,比上年同期的3050万TEU高9%。
然而,随着区域港口之间的竞争加剧,全球运输和供应链面临数字化的冲击,在中转方面已经没有自满的余地了。
通过签订新的协议来加强与主要运营商的关系,以进一步发展其运营的合资企业设施,已成为战略计划的一部分,这增加了新的投资。
PSA和法国达飞轮船在2017年3月启动了集装箱码头合资企业的第二期工程,将CMA CPM-PSA Lion码头的总营运能力从200万TEU提高到400万TEU。
2017年,PSA和中远太平洋合资的三个新的集装箱泊位开始运营,这些泊位可以处理挂靠巴西班让码头的最大集装箱船。
与此同时,新加坡港正在向其位于岛西边缘的投资数十亿美元的新家园——即将到来的大士(Tuas)特大港口转移。新港址目前正在逐步成形。
2018年4月,MPA向包括皇家博斯卡利斯·威斯敏斯特(Royal BoskalisWestminster)在内的一个全球财团授予了一份价值14.6亿新元(合11亿美元)的合同,用于港区第二期工程的开发,包括疏浚图阿斯盆地、建立码头结构和开垦387公顷土地的工作。
大士特大港在2040完工运营后,将能够处理多达6500万TEU的吞吐量。
在巴西班让码头,新的自动化起重机和车辆正在试验中,目的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新加坡2号码头(包括巴西班让码头)总经理吴德华(Eddy Ng)在7月份的新型起重机示范发布会上向媒体表示,巴西班让第4、5和6号码头的现有自动化堆场系统已使生产效率提高了20%-25%。
巴西班让码头在今年上半年完成35亿美元扩建后,采取了提高效率的举措。
然而,对新加坡最直接的投资更多地是关注数字化而不是实体基础设施。
新加坡海事和港务局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将向海事集群基金追加1亿新元,以帮助该行业试验台,接受新技术,并培养人才,迎接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海事未来。
加上最新的注资,使自2007以来在MCF的总投资达到了2.85亿新元。
PSA首席执行长谭崇孟今年年初表示:“颠覆”一词已从流行语变成大多数行业的常用词,反映了变化的加速步伐,没有行业不受影响。
谭崇孟说:“我们正在准备迎接一个物流和供应链需求由新技术、贸易、制造和电子商务动态转变的未来。”
政府正大量投资于多个项目,并以异乎寻常的高速度与初创企业和投资者签署协议和谅解备忘录。
仅在今年的新加坡海事周,MPA就签署了七项协议,以支持小型初创企业、寻找发展伙伴以及建立测试与创新平台等各种项目。
政府的支持和向科技企业部门投入资金的意愿已经吸引了一些风险资本家和孵化器(incubators)。
编译自:oneHundred Ports 2018, Lloyd’s List September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