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出口在过去一年有所下降,部分原因是由于关税和非洲猪瘟导致对中国的出口下降。这一下降导致出口市场更加多元化。
过去一年,美国大豆出口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对中国的出口下降,但随着出口市场的扩大,大豆出口的集装箱化程度可能会上升。
据美国农业部对外农业服务局(FAS)公布的4月《油籽:世界市场与贸易》( “Oilseeds: World Markets and Trade”)报告分析,截至3月29日的周末,美国2018-2019年累计出口总额为3000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了四分之一以上。大豆出口承诺(未完成销售加累计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近800万吨,至4360万吨。
作为美国大豆最大出口目的地——中国累计出口量下降了2100多万吨,降至490万吨,对华出口承诺下降了1580万吨,降至1290万吨。
部分原因是中国在2018年7月初对美国食品和农产品征收25%的报复性关税,这有效地阻止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在今年早些时候暂停进口后,中国在12月恢复购买美国大豆,其中包括美国农业部12月13日报告的110万吨购买量。
大豆运输联盟(SoyTransportation Coalition)执行董事迈克·斯丁胡克称,这一争端导致中国从巴西和阿根廷购买大豆,巴西和阿根廷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和第三大大豆生产国。
斯丁胡克说:“这给巴西和阿根廷这些国家的大豆价格带来了上涨的压力,同时也拉低了美国大豆的价格。”
据FAS称,截至2019年3月29日的一周里,美国海湾的大豆出口价格从2018年3月29日的对应周平均每吨400美元降至每吨351美元,下跌12.3%,但仍高于9月份每吨300美元的低点。大豆粉出口价格平均每吨342美元,而2018年同期每吨价格为420美元,下跌18.6%。
巴西巴拉那瓜港10月份的大豆平均出口价格超过每吨420美元,但此后回落至每吨344美元。截至3月29日的一周里,阿根廷的上游出口额平均每吨335美元,10月份突破每吨400美元。巴西大豆粉平均每吨319美元,比去年同期的每吨400美元,下跌20%;阿根廷平均每吨320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每吨420美元,下跌20%。
FAS报告称:“美国和南美之间的价差缩小,是对美国大豆恢复向中国销售的直接反映。影响价差的其他因素还包括南美大豆收获后的低产量和美国河流泛滥导致内陆航运中断,这些都增加了成本。”
斯丁胡克说:“显然,这场与中国的贸易对峙产生了真正的影响。这是怎样一种莫大的伤害。这场非洲猪瘟已经蔓延到了全世界范围,中国的猪群受到了严重的感染,为此不得不杀掉很多猪。由于关税的原因,需求有所减少。但同时也因为他们不得不宰杀相当多的猪群,然而至今我们还没有听到关于宰杀猪群数量的确切数字。”
自从八月份非洲猪瘟爆发以来,中国已经有数百万头猪被扑杀。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截至 3月31日,中国产猪的数量比去年减少了近4000万头,降至3.753亿头,这是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伊利诺伊州大豆协会(IllinoisSoybean Association)运输和基础设施出口负责人司格特·西格门说:“近期对动物饲料和大豆的需求低迷,导致需求有所下降。尽管美国仍对尽可能多的供应量感兴趣,但需求方,即目前需要喂养的猪的数量却在下降。”
西格门说:“如果关税问题得到解决的话,大豆出口产业链最终将不得不回到以前的水平,这将给美国大豆出口商一个机会。这将需要大量的饲料来喂养猪群。短期内,我们会看到需求下降,但中期内,猪群需求要两到三年才能回来,那时我们会看到显著的上涨。”
据《纽约时报》报道,随着美国代表团本周访问北京,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称,中美贸易谈判正在进入“最后一轮”。斯丁胡克表示,协议中所包含的内容将决定美国大豆产业从最近的出口损失中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和条件。
斯丁胡克说,如果协议中作出安排,让中国有义务在不考虑价格和需求的情况下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那么对中国的出口将恢复得更快,但如果协议允许市场自我调整,弥补损失的销售额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斯丁胡克说:“这一直是人们最大的担心之一,这种僵局确实鼓励中国人对他们如何为畜牧业供应蛋白质肉类进行一些系统性的改变。一旦你提供了鼓励,如果你花了很长的时间去恢复原状,你不应该感到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