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

   日期:2019-09-25     浏览:6571    评论:0    
核心提示:由于中美关税战,中国商品价格上涨一方面可能导致跨太平洋运输量下降,并需要在新供应商附近,比如东南亚的港口开辟更多的直达航班。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的大宗农产品出口可能需要另外寻找出口目的地。德路里航运咨询公司(Drewry Shipping Consultants)《集装箱透视周刊》(Container Insight Weekly)表示,随着从中国的进口持续下降,今年

由于中美关税战,中国商品价格上涨一方面可能导致跨太平洋运输量下降,并需要在新供应商附近,比如东南亚的港口开辟更多的直达航班。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的大宗农产品出口可能需要另外寻找出口目的地。

德路里航运咨询公司(Drewry Shipping Consultants)《集装箱透视周刊》(Container Insight Weekly)表示,随着从中国的进口持续下降,今年美国从世界其他地区的进口激增。但是,转移生产基地是一项没有安全保证的昂贵努力。

德路里认为,中国商品价格上涨可能导致跨太平洋运输量下降,并需要在新供应商附近的港口开辟更多的直达航班。

德路里说,随着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进口关税,许多企业正在寻找成本更低的可替代供应商,全球供应链将要重新设计。

德路里说,自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上任以来,某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覆盖的美国进口比例从2.3%上升至14.9%。

去年,在美国进口的2.6万亿美元商品中,中国占了5395亿美元。

目前,价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需缴纳关税。如果总统坚持对剩余的来自中国的免税进口产品征收关税的威胁,这一数字还会上升。

德路里说:“在不久的将来,所有中国商品似乎都将受到关税的影响。这将加快贸易转移,但其他地区需要时间来提高产能以满足需求。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中国对某些产品的主导地位,这种可能性令人怀疑。”

德路里援引海关数据称,2018年中国向美国进口商提供了52%的家具(HS 94)、53%的鞋类(HS 64)、83%的移动电话(HS851712)和94%的笔记本电脑(HS 847130)。

德路里在透视报告中说:“改变生产地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货主必须权衡无数因素,包括当地劳动力成本和技能、基础设施、接近需求以及政治和法律稳定。而且,这些因素因行业而异。更复杂的是,在确定了一个新的地点后,无法保证新的生产国自己成为未来关税战的目标。比如,特朗普总统最近威胁提高从墨西哥进口的关税,以遏制移民。”

德路里的报告说:“有传闻称,中国商品正被转运到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地,只是为了更换中国制造标签以逃避关税。如果是真的,这种美国关税博弈意味着额外的亚洲内部货运量增加,这对该地区的航运公司来说是积极的,但同样,海关数据作为供应链转移的衡量标准也不太可靠。”

德路里的报告说:“如果生产转移,随着成本上升,对大量无法替代的中国商品的需求下降,跨太平洋运量可能会下降,尽管对其他亚洲地区的一些替代因素将提供一些支持。跨太平洋航线的航班设置需要扩大港口覆盖面,以覆盖更多的非中国港口。目前,亚洲其他地区与美国之间的直接港口联系相对稀缺,这已经反映在较高的运价上。”

该报告指出,德路里集装箱运价观察(DrewryContainer Freight Rate Insight)的服务航线数据显示,自3月份以来,上海至洛杉矶的运价下降,而釜山、韩国至洛杉矶的运价上升。

德路里的报告说:“美国与欧洲贸易的增加将有利于美国东海岸港口,并要求配置更多的小船。最令人担忧的是,更多的区域内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以及美国与中美洲贸易协定(USMCA)将会大幅度减少对海洋运输承运商服务航线的需求。”


 
打赏
 
更多>同类物流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物流资讯
点击排行